查看原文
其他

碧山宏茂桥公园:设计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?

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2024-08-30

★ ★ ★
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74篇文章
  • 特殊说明:

今天这篇内容是一年多前的旧文重发,之前操作失误,不小心把它从后台删掉了,因此补发一次,顺便微调了部分内容。



你好,我是YanYan,欢迎回来。

今天分享一个你或许早已经非常熟悉的案例——新加坡加冷河·碧山宏茂桥公园

听名字一时没想起来?如果你是LA专业的同行,那下面这张照片我想你大概率见过:

出镜率极高的图

加冷河宏茂桥公园由德国戴水道公司设计,建成于2012年,当年即获得了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设计项目奖,并于2016年获得ASLA通用设计类荣誉奖。

你可能会想:我对这个项目简直太熟悉了,近7、8年来,只要提到和“河道改造”、“海绵城市”、“生态修复”相关的设计实践,宏茂桥公园是绝对无法绕开的经典案例之一,还用你来介绍吗?的确,我在课堂上初次听老师讲解这个案例时,和你有同样的想法。

可听完讲解后,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只是根据网络上由他人总结(或拼凑)的有限内容,大体上“知道”了这个案例,但其实我忽视了一部分最重要的内容——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?

以往学习经典案例,总想着要copy一些形式;但现在开始慢慢意识到,设计的本质是要用最巧妙、合理的方式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。问题是核心,形式只是一种辅助。

以宏茂桥公园为例,这片场地一定有它自己的特殊性,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,那它究竟是什么?设计师采用了何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?又遇到了哪些阻碍?这些方法能不能借鉴到自己的设计中?它的适用边界在哪里?

多数情况下,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现成的,而是需要自己去总结分析,透过网络上公开的文本资料,于字里行间中挖掘背后的关键信息和设计细节。

因此课后我循着老师在课上提到的线索,又重新补充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。在这过程中,收获不少,所以今天就来和你分享一下。

本来打算先简要介绍下这个案例,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,毕竟大多数人都熟悉它,无需赘述。

即便不熟悉也没关系,因为不论你在ASLA官网、谷德设计网、知网,或是博客、公众号等渠道都能够找到很多分析文章(虽然都大同小异)。我在下方提供了一个介绍此案例的链接,如果觉得有必要,建议你可以先浏览一下它,再回到公众号继续阅读;当然,也可以看完文章后再去打开链接。

https://www.gooood.cn/2016-asla-bishan-ang-mo-kio-park-by-ramboll-studio-dreiseitl.htm

好,下面进入正题。




01 

疑问:为何大费周章?

我相信你肯定还有印象,宏茂桥公园段的加冷河河道,原本是一条接近笔直的、完全用混凝土渠化后的河道,总计2.7km,和我们国内大部分城市河流的面貌差不多。

改造设计很关键的一项任务,就是要将冷冰冰的混凝土排水渠改建成蜿蜒自然、覆盖着植物的自然河道,并与公园里绿茵茵的草地、宁静的池塘、翠绿的树木融为一体。

在网络上的公开文本中,有一张清晰的分析图,展示了改造前后的河道变化,从最大宽度24m,扩展到近100m。

鸟瞰图看起来更直观一些,改造后的河道确实非常蜿蜒自然,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

可是,为什么要将渠化河道拆除、拓宽、掰弯,改造成近自然状态呢?

比较官方,可能也是大家更感兴趣的说法是:

渠化河道严重割裂了公园及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,让民众无法亲近自然,这种状况亟待改善。改造后的河道,不仅塑造了多元化的栖息地,生物多样性增长30%;而且为城市环境创造了高质量公共空间,拉进了人与河流的距离。进而在这种亲密的接触中树立了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……

emm……真相哪里会这么简单。坦率的说,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实是设计需要重点考量的一方面,但这并不是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;如果只为了实现这个呢,设计师真没必要费这么大劲进行改造,更没理由因此获奖。

那宏茂桥公园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呢?

我发现,它本质上其实是在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标,甚至说是新加坡的国家战略都不为过,公园改造恰恰是这一战略落地实施的旗舰项目



02 

国家战略:储水!储水!

这个战略就是——储水。请注意,不是指公园储水,而是新加坡全国都要储水

淡水资源一直是新加坡的命脉。

你可能会觉得奇怪,东南亚还缺水?是的,虽然热带雨林气候主宰着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地区,年降水高达2350mm,但实际上,对于新加坡来说,这么多降水却只是过客,因为国土面积实在太小,境内没有完整、独立的大型河流,也缺乏体量足够的湖泊,所以每年从天而降的淡水只能白白流走,无法收集和利用。
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像北面仅一峡之隔的马来西亚,却是水资源大国,多到用不完。自1965年建国以来,新加坡的淡水几乎完全依赖于向马来西亚购买。

这里可并没有一衣带水、相濡以沫的桥段,而是摩擦不断,新加坡始终被人掐住命脉,甚至被人要挟。

比如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期间,马来西亚深陷危机,急需用钱。而马来西亚的国家信用早已在国际市场上破产,能在眼前帮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。1998年,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跟新加坡吴作栋总理会谈之后,对媒体坦言,希望新加坡提供资金援助,而马来西亚可以考虑满足新加坡淡水需求。

这既是求助,同时也是赤裸裸的要挟——不给钱就渴死你。

弱国无外交,一步步实现“水资源自给自足”成为了新加坡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。

为此,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提出“四大国家水龙头(Four National Taps)”战略,决定灵活利用本地雨水、进口水、再生水和淡化海水来作为新加坡未来的四大水源支柱。

“灵活运用本地雨水”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一环我们刚才提到,新加坡国土面积实在太小,雨水虽多但会迅速流走。为了实现最大程度截留雨水的目标,新加坡谋划了一项惊人的水管理方案,2006年,新加坡政府发布了由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参与设计的“活力Active、美观Beautiful、清洁Clean”ABC水源计划

ABC水源计划定义为三方面内容:

Activity对应为水活力,主要包括提高大自然的可亲性,建立公共娱乐设施,与商业元素的有机结合,以及以艺术与文化方式进行呈现;

Beautiful对应水岸景观,主要包括打造美丽河岸景观以及修复大自然的线条;

Clean对应水质,主要包括雨水管理,水敏感性城市设计(WSUD),新型建筑方式,湿地技术,生物修复方式以及建立蓄水池。

经过多年努力,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已用作集水区,通过 8000m的排水管道,32 条大小河流以及 17 个水库,串联形成通达的排水网络,只要是落入城市的雨水,都将最大程度地被这一网络截留下来,或是储蓄利用,或是下渗回补地下水。

政府的最终计划是把集水区扩大到全国面积的 90%

在排水网络中,遍布全境的大小河流,将发挥重要作用,不仅用于传输雨水,更要承担滞蓄雨水、削减洪峰、促进下渗、净化过滤等任务。

但这一方案推进起来可并不容易,最直接的阻碍是,它与城市河道现状产生了极大冲突。

混凝土硬化的排水沟渠,最初是为了防止城市内涝灾害,以求快速排放雨水而建设的;可水资源战略却要求河道留住雨水,这显然是矛盾的。




03 

改造:克服技术难点

相信你也能想到:要想留住雨水,必须对河道进行改造。加冷河宏茂桥公园便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试点项目。

设计拆除了原有不透水的混凝土沟渠、改造为透水、弯曲的近自然河道,使雨水在蜿蜒流淌时尽可能多地自由下渗,回补地下水;同时拓宽河道至100m,大大提升了雨水蓄积能力。

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领域,可能不太清楚,这项改造工作虽然听起来还挺简单的,可稍有不慎,便会带来严重风险。

在城市中对河道进行渠化,不光中国这么做,全世界都是一样的,它有一定的合理性。因为在降雨时,城市的雨水径流大量汇入河道,流速会非常快,另外还需要考虑50年、100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情况,纯自然状态下的河道是撑不住高强度冲击的。如果不对河道进行硬化,那么这片土地会变得非常不稳定,也很不安全

下图是暴雨和晴天时,公园内的水位变化对比,如果河道自身不稳定的话,我们不妨脑补一下泥石流的场景。新加坡本来就不大,一旦发生事故,整个城市将会面临很大的灾难。

于是,加冷河的改造,必须解决一项关键的技术难题——如何在拆除硬质河道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保证河岸结构的稳固性,耐冲刷

国外通常采用“土壤生物工程技术(也叫生态工法)”来对河岸进行生态改造。简单来说就是将植物和一些天然材料如岩石,通过某种结构设计使它们结合在一起,岩石可以控制土壤流失、减缓水流速度;植物是核心要素,除了起美观的作用外,还需要依靠其根系捆附住岩石,加固河岸。“土壤生物工程”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,并能够不断地自我修复和生长。

“生态工法”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操作,因为河道的不同位置,水的流速是不同的,冲刷强度也不同,这就需要基于水力模型的测算,在不同区域,设置抵抗不同切应力的河岸类型。

“生态工法”技术虽然在欧美已经相当普遍,但却是第一次应用于热带国家,所以设计团队必须重新寻找合适的热带植物,要求根部组织强韧、生命力顽强、适合湿生环境生长等。

2009年,设计团队特意建造了一个试验床,沿着公园一侧长60m的排水渠,运用了10种不同的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和各种本地植物来加固河岸。这个测试床正是为了优化施工方法,择优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植物。

我认为啊,这是该试点项目最大最大的难点,也是亮点。因为你想,如果没办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,那么不仅是加冷河,境内的其他河道可能也很难完成近自然化改造,进而难以有效发挥滞留储水的功能,最终大大影响国家水资源战略的部署。

说句夸张点的话,这一项目的成功,大大提振了整个储水战略推进的信心。

以上就是我在补充查找相关资料后,对该案例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理解与分析。当然,如果你还知道更丰富的细节,欢迎分享补充。

那么了解这些信息除了对项目更加熟悉意外,还有什么价值呢?

我觉得,它可以帮助你堵住许多错误思想的源头




最后想说:

宏茂桥公园为人们熟知以后,大家好像受到了些误导。

仔细回想了一下,有段时间,不论是实际项目,还是学生设计作业,“反渠化”的呼声非常高涨。大家但凡看见渠化的硬质河道,都觉得特别扭,总想把笔直的河道给掰弯了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,显然是不太冷静的。

我揣测这些设计师大概率是和我陷入了同样的误区——更关心外在的形式,而忽略了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
新加坡的经验可以学习,但有前提条件:

首先是经济考量。新加坡的城市密度、发达程度,近似相当于国内的北京、上海,举例来说,如果北京市对所有河道进行硬化,那么只需利用相对窄小占地面积,便可以实现水系排洪排污的主要功能,周边大片用地可以用于建设住宅、商业区等,从而实现较大的经济价值。尽管我们不能说经济平衡是城市发展最为核心的一件事,但在众多决策中的确优先级最靠前。(当然,这个观念如今也在变化,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自然可以抹平生态的损失,而当增速放缓、甚至生态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力时,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会发生变化。)

相比之下,新加坡不缺钱,缺的是水,淡水比金钱更有价值,因而舍得利用这种方式对河道进行改造,舍得将90%的国土改为“储水罐”,因为这涉及国家安全。

其次是现状条件。通过下图可以看出,改造前的渠化河道旁,原本就是一片公园绿地,因而有足够的空间供河道转换形态。可国内大城市的很多城市河道,并不具备这样的先天优势,城市道路、地下管网、建筑边界往往是卡着河道边界进行建设和排布,想要腾挪这些东西,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。

因此,不是所有渠化河道改造,都适合掰弯,改造成近自然的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不过,轻率模仿宏茂桥公园所导致的“矫枉过正”,也未必没有积极意义,毕竟国内有太多无需渠化却乱渠化的现象,甚至还有披着生态保护的外衣,误导公众的非专业报道。

露天泳池???但愿不是全段如此

有时,魔幻的现实,也只能用魔幻的思路来医治了,只盼“道高一丈”能早日出现。

好啦,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拜了个拜~~


“  管见论之,见仁见智,各取所需  ”

---

低产狡辩声明:由于目前学识有限,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,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、论文,力求让自己的“现学现卖”显得稍微“专业”一些,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